当前资讯!为企解忧,武汉江岸区法院5小时化解10件涉企纠纷
极目新闻记者 邱睦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通讯员 姜泰阳
立夏,晚上已过8点,武汉市江岸区法院立案庭速裁组法庭仍灯火通明,这里正在审理10件涉企买卖合同纠纷案件。
据了解,原告是一家在网上经营家具、建筑材料、机械设备等的中小民营企业,被告是建设工程施工领域的龙头企业。被告找到原告谈合作,双方谈判顺利,就数个装修工地签订了10份成品柜及其他装修材料购销合同。原告在合同期限内,按照被告提供的采购清单完成了产品的供货和安装,而被告没有按期支付货款,40多万的金额对被告来说不多,但缺少这40多万的周转,对开网店的原告却是如履薄冰。双方“一言不合”对簿公堂。
考虑到中小企业资金周转的急迫需求,以及案件的关联性,江岸区法院立案庭将这10起案件一并导入涉企案件绿色通道,交由立案庭涉企案件速裁团队法官刘冰净集中办理,在审查证据材料时,原告打来电话,要求对被告公司进行财产保全。对此,刘冰净法官利用向被告送达应诉材料的机会,了解被告公司经营状况,对财产保全的必要性及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评估。被告代理人表示,该公司目前正在筹建某重要项目的二期工程,资金周转暂时有点困难,并非有意拖欠款项。
考虑到被告公司的现状及其作为龙头企业的长期履约能力,刘冰净认为,如果对该公司财产进行保全,可能对其生产经营以及二期工程的推进造成影响。为妥善解决纠纷,将双方诉讼成本降到最低,在刘冰净主持下,双方当事人来到法院进行调解。
然而,调解初期并不顺利,双方各执一词,前期沟通不畅带来的情绪集中爆发,调解工作陷入僵局。为避免激化矛盾,刘冰净决定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背靠背”的单独沟通,一方面,向被告释明判决后该公司将面临的不利后果,建议被告与原告协商分期付款事宜;另一方面,从法律与情理出发,结合双方长期生意往来关系,引导原告换位思考,体谅被告困境和难处,告知其调解是降低诉讼成本的最优选择,矛盾化解了,双方都可以更快地专心投入自己公司的生产经营。
在法官的组织和不懈努力下,经过5个小时的多次磋商、协调及对账,原、被告慢慢解开心结。
原告说:“刘法官,你晚上8点还在组织我们调解,这份敬业让我们增加了对您的信任!”
“谢谢法官反复耐心地沟通,我们愿意调解。”被告诚恳地表示。
终于,双方达成初步调解协议,约定对所欠款项分期付款,原告当即撤回对被告的财产保全申请,双方握手言和,至此,10件涉企纠纷圆满化解。
下一步,江岸区法院将更加主动融入江岸高质量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多措并举为企业排忧解难、定纷止争,努力为辖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