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反映街头板房侵占人行道,记者调查实为街道治安执法岗亭,选址时已考虑到不影响居民通行和生活
极目新闻记者 王峻
(相关资料图)
实习生 张先杰 胡晓青 杨可儿
日前,有武汉市民向极目新闻记者反映,武昌区晒湖南路人行道被部分侵占,两个简易板房建在人行道上影响行人通行……在争夺路权的博弈中,行人似乎成了最弱势的一方。被“撵”出人行道的行人不得不走到机动车道上,由此带来许多安全隐患。
记者现场探访发现,该路段人行道上的确有两个板房,但并非市民所说“无路可走”,记者测量发现该屋与机动车道之间相隔1.1米左右,行人通过基本不会受到影响,但自行车和电动车更多的时候会选择骑上机动车道。
武昌中南街道综合执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街道设置的治安执法岗亭。该岗亭为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个就近办公的地方,同时为城管工作人员及环卫工人换衣、避雨、避暑、御寒或就餐提供了一个场所。选址时遵循了不占盲道,不影响通行,不影响居民工作、生活等原则。
市民反映街头板房侵占人行道
市民反映:人行道上凭空多出来两间房
“这个房子大概是去年年底建起来的,原本很宽敞的人行道被占去了2/3,行人通过不方便。”家住晒湖南路上的静安上城小区北区居民朱先生告诉极目新闻记者,自从该屋出现以后,他每次从小区出门,就会遇到这个“拦路”的小屋。他说,原本该处人行道有3米多宽,房子凭空拦在那里后,仅留不到半米的空隙。
行人从板房一侧的人行道通过
无奈,他只好绕到马路对向的人行道上锻炼,由于是“逆行”,要面对对向而来的行人和自行车,多次差点被撞到。“上班高峰期,电动车、自行车更多,房子设在人行道上,影响交通。”朱先生说。
行人从板房一侧的人行道通过
8月7日上午,极目新闻记者来到晒湖南路静安上城小区北区车行通道口,发现一座白墙蓝瓦的小屋和一座蓝墙白顶的小屋矗立在路边。两间房宽约2.5米,共长8米左右,隔着玻璃记者看到里面摆放着简易炉灶、餐具、扫帚、垃圾桶等工具。房子正好贴着盲道,距机动车道隔离桩大约1.1米。
记者现场观察发现,不时有行人路过。无论是一人通行还是两人并肩而行,均能顺利通过。
行人从板房一侧的人行道通过
“我以为只是临时放在这儿,若是长期放这儿多少还是有些影响通行的。”附近居民郑先生说,平时晒湖南路人流量不算大,加之这一侧人行道旁没有行道树,一般行人会选择绕到马路对面通行,“对面就是晒湖,湖两边有大树可以遮阴,所以行人都会从对面通行,很少走这边的人行道。但是自行车和电动车就不适合到对面逆行了,因此车多时,还是会有些影响的。”
城管部门:治安执法岗亭为工作人员提供便利
记者采访时,两名中南街道综合执法中心工作人员进入小屋内。
与屋外酷热难忍相比,屋内凉风习习颇为舒适。屋内设施较为简单,仅摆放着几把椅子、桌子等物品。
“这两座活动板房是街道综合执法中心于2022年10月份搬过来的,主要用作晒湖片区周边执法人员工作和临时休息。”一位刘姓工作人员介绍道。“由于我们街道晒湖管理片区较大,为了方便工作人员就近管理,以及在工作间隙有一个歇脚和调整的区域,因此街道在此地设立了两个小屋。”他告诉记者,自己是服务该片区的城管工作人员,有了这个小屋,有时候市民发现了问题或困难,也能够更方便及时进行处理。
行人从板房一侧的人行道通过
“昨晚有市民将静安路上共享单车随意停放的问题通过‘随手拍’小程序反馈给城管部门,我收到信息后,今天一早就赶过去将车辆全部进行了清理。”刘先生说,他忙活了近两个小时后,才得空来到附近的这个小屋进行一下休整,喝口水,歇口气,将现场处理的过程进行反馈后还要赶着去下一个点位。他说,正因为有了这个小屋,极大地方便了路面工作的城管工作人员,“特别是高温酷暑的天气,小屋对于路面工作人员、环卫工提供一个暂时休息、调整的地方。”
另一位工作人员贺先生补充道,每天来晒湖锻炼的市民也很多,如果在锻炼中感到不适也可以进来坐一下、缓一缓。“上个月一个晚上,一位跑步的市民突然感到身体不适,热心群众将他送进屋里,喝了点水休息了一下后被家人安全接走。”贺先生说,平时小屋的门基本不会上锁,有需要的市民都可以进来休息。
市民反映街头板房侵占人行道
对于有居民反映的小屋占用人行道的问题,刘先生表示曾有市民进来询问过,“后来经过我们的解释也表示了认可。”
7日下午,中南街道综合执法中心相关负责人在受访时表示,该治安执法岗亭主要是给负责静安片的城管工作人员提供一个就近办公的地方:“比如劝阻市民在晒湖里钓湖以及清理周边占道经营情况。”该负责人透露,有时候半夜还有市民偷偷到晒湖里钓鱼,“我们执法队员随时得知情况后都会赶到现场处理。”
该负责人说,治安执法岗亭同时还为城管工作人员及环卫工人换衣、避雨、避暑、御寒或就餐提供了一个场所。“我们当时选址就遵循了不占盲道,不影响通行,不影响居民工作、生活等原则。还请市民多多理解。”
(来源:极目新闻)